竹叶熏腿的基本介绍在浦江西部壶源江上游的杭坪镇,历史上过去有一种火腿闻名中外,这就是距现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以外的曹源竹叶熏腿。过去各家各户饲养的年猪,都是国内著名的良种猪“两头乌”。这种猪腿皮薄,骨头细,精多肥少,腿心饱满,肉嫩味鲜。将如...

竹叶熏腿的基本介绍
在浦江西部壶源江上游的杭坪镇,历史上过去有一种火腿闻名中外,这就是距现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以外的曹源竹叶熏腿。过去各家各户饲养的年猪,都是国内著名的良种猪“两头乌”。这种猪腿皮薄,骨头细,精多肥少,腿心饱满,肉嫩味鲜。将如此的猪腿制成竹叶熏腿,精肉红似玫瑰,香气清甜,可谓火腿中的奇葩。
营养成分
这竹叶熏腿不止是一种佐餐佳肴,也是一种高端滋补品和药膳食品,由于它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必需铁、磷、钙等微量元素并含有十八种氨基酸,具备健脾开胃、生津益血、壮肾阳、固骨髓和愈创口等效果,对患者康复、产妇补身、儿童发育、老人益寿更有益处。
历史民俗
曹源村是一个大村庄,处在壶源江源头。四周山岭连绵,盛产毛竹,深山冷坞之间,一条通往建德的截柘岭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。过去交通不便,步行翻过这条岭,上下差不多就要一天,可见它的高峻和伟岸。特别爬岭时,因为满山都是高大的松树、杉树和毛竹,整条岭上都晒不到太阳,一个人走这条岭时,会感觉阴森,甚至有的害怕。正由于如此的地理环境,造就了竹叶熏腿如此的特产。
过去山里人极少到城里买菜,一年杀一头年猪基本上都腌制起来,自己享用外,就是招待亲朋好友。两只腌制过的后腿一般都会被商人回收去。曹源村这一带的火腿最受客商欢喜,因为腌制好的火腿都挂在锅灶口的上方搁栅下,一天三餐饭,烧的都是毛竹枝杈和竹屑、竹叶,从灶口冒出来的竹叶烟,长年累月熏到火腿上形成一种特有些清醇香味,从而成为当地特点的竹叶熏腿。又因为竹烟清香芳馨,沁入到猪蹄猪腿深处,其味可口而香溢。
做法
第一是选料。金华火腿原本在选料上就有着极高的规范,更不需要说竹叶熏腿了,它需要使用猪脚杆细、皮薄、精多、腿形饱满、容易成形的“山里猪”。
接着是修胚和上盐。修胚是用刀刮去猪腿残毛,将猪腿修成竹叶形状,腿面修平整,然后也是上盐这道尤为重要的工序。一般火腿每百斤用九斤,但竹叶熏腿仅需五斤左右,不需要任何敷料。
再就是腌制。新鲜猪腿拿来后,上头盐,需要将整只猪腿全部涂抹一遍。大盐则只上肉面和蹄膀。李师傅介绍说,上盐这道工序需要要根据腿只的大小、厚薄来学会用盐量。放置时不可以叠,也不可以堆,要通风透气。除去需要在10摄氏度以下作业外,还要进行6到7次翻堆、擦盐,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这道工序同样地要紧。
下面是洗晒整形。把腌好的猪腿放入清水里浸泡,进行人工洗刷。一般要洗上多遍才能。最后进行晾晒脱水6到10天,基本上腿肉的皮面没什么水分了为佳。
最后就是熏腿了。竹叶熏腿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关系失火腿水平优劣的重点性步骤,需要要控制好烟薰的火候,不可以太急也不可以太慢,要充分合理的利用竹叶燃烧时的轻烟、余烟来对猪腿进行熏,以达到“熏浅而香”的成效,在这道工序上,经验看上去非常重要了。
竹叶熏腿的整个制作过程得化26道以上工序,比普通的火腿加工至少要多出2道以上工序,浪费时间约一年时间。